隨著人工智能AI的飛速發展,敏銳的投資者們正紛紛將資金投入到支持這一前沿技術的基礎設施領域中。從如今各大IT企業在AI領域取得的累累碩果中,不難看出半導體相關電子產品的未來市場需求潛力巨大。預計到2030年,僅芯片行業就將有望成為突破萬億美元級別的產業。
然而,AI等前沿技術在助力企業實現突破創新的同時,也帶來了全新的挑戰。隨著消費者對電子產品需求的不斷增加,以及產品更新換代周期的縮短,電子廢棄物已然成為全球增長速度最快的垃圾來源之一。
事實上,電子廢棄物中蘊含著大量的珍貴原材料,包括金、鈀、銀、鐵、銅和稀土礦物等。但據Statista數據顯示,2022年全球產生的電子廢棄物中,僅22.3%(約1400萬噸)得到了妥善回收及利用。尤其是自2010年以來,電子廢棄物的產生量幾乎翻了一倍,而同期其回收利用率卻只增長了70%。據預測,到2030年,全球將產生超過8000萬噸的電子廢棄物。在此背景下,改進與電子廢棄物回收及利用相關的基礎設施,對于行業的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
集成機器人為這一挑戰提供了一種解決方案。通過結合協作機器人、SCARA機器人、數字孿生和柔性輸送系統等,集成機器人解決方案能夠在提高電子產品供應鏈的循環性方面發揮關鍵作用,推動數字產業邁向更加可持續的未來。
利用機器人、自動化和AI技術,實現微芯片的高效回收及再利用
Desoltik是一家創新型初創企業,專注于從廢舊電路板中回收微芯片,并實現可持續再利用,為電子行業帶來顛覆性變革。該企業起源于德國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KIT)的一個學生項目,旨在為那些仍然可用但已成為電子廢棄物的微芯片賦予“第二次生命”。
Desoltik的使命是讓電子行業更具可持續性,這與施耐德電氣在可持續發展與循環經濟方面的追求高度契合。因此,雙方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系。目前,從廢舊電路板上拆解芯片主要依賴人工。工人憑借個人經驗操作,不僅精準度欠佳,還易因誤判損壞芯片。同時,人工拆解速度慢、效率低,一塊普通電腦主板的芯片拆除往往需要耗費大量時間。此外,市面上電路板和芯片種類繁雜,企業雖可以定制專屬機器進行拆解,但成本極其高昂。Desoltik團隊希望借助更智能化的方式,高效拆卸功能正常的微芯片,并將其重新納入材料循環中。
為此,Desoltik選擇與施耐德電氣和KIT生產科學研究所合作,將自動化、AI與機器人技術相結合,打造了創新的集成機器人解決方案,使得單一機器能夠應對不同類型的芯片和電路板。得益于數字技術與自動化技術的有機融合,該解決方案在實現全自動化的同時,還兼顧了操作靈活性和經濟可行性,能夠為廣大企業帶來降本增效的價值。
在AI視覺識別技術的加持下,柔性輸送系統能夠精準定位和識別芯片,并評估其類型與適用性。隨后,基于施耐德電氣Lexium Cobot協作機器人、Lexium MC12柔性輸送系統和Lexium STS SCARA機器人在內的集成機器人解決方案,負責將芯片從電路板上脫焊并取下。
依托這一創新的解決方案,企業可有效延長微芯片的使用壽命,減少含有珍貴原材料的電子廢棄物的產生,緩解電子行業供應鏈的壓力,降低行業碳足跡和經濟成本,顯著提升整個產業的可持續性與循環性。
積極開展數字化轉型,邁向更具可持續性與循環性的工業未來
在數字時代,企業擁抱數字化不再是“可選題”,而是“必答題”。科技正以驚人的速度發展,我們唯有緊跟其發展步伐,才能最大限度地減少科技進步帶來的負面影響,同時充分利用新技術應對電子廢棄物等問題,確保地球資源在未來多年內得到合理利用與再利用。
從Desoltik的成功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絕妙的創意、一支創新的團隊。AI和集成機器人解決方案等新技術的有機結合,正在有效減少電子廢棄物的產生,為電子行業乃至更廣泛的領域加速向循環經濟轉型注入強大動力。作為產業技術的全球領導者,施耐德電氣將繼續憑借在自動化與數字化領域的專業能力優勢,攜手更多像Desoltik這樣的企業伙伴,共同打造創新的行業解決方案,賦能產業的高質量與可持續發展。